来源:
编辑:张电波 时间:2025-10-23
浏览:
讲座时间:2025年10月26日(周日)下午14:00
讲座地点:龙湖校区2号组团楼报告厅
讲 座 一: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智能光电传感器
讲 座 人:程纲 教授
讲座内容:
本报告主要介绍报告人团队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半导体纳米器件相结合,构成器件性能的原位调控系统,利用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原位调控器件性能的相关科研成果。利用这种表面离子调控技术,报告人团队已经成功地对ZnO纳米线、单层MoS2、单层石墨烯的表面能带结构、光电传输特性和器件性能进行了有效调控。由于摩擦纳米发电机成本低廉、易于加工,将它与半导体传感器相结合所组成的新型光电传感系统具有成本低、可大规模制备的优点,为发展面向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健康诊疗的高性能光电纳米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主讲人简介:
程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科技人才,河南省中原千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2000年获得河南大学物理学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获得河南大学凝聚态物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吉林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起在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2013-2016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多年来主要从事低维纳米结构光电器件的研究,在纳米结构的构筑、表界面光电特性表征以及光电纳米器件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重点研发了肖特基势垒纳米光电器件、神经形态光电器件、自驱动纳米光电器件等新型器件。在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Nano Energy、Appl. Phys. Let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
讲 座 二:多模光纤多维光场调控及应用
讲 座 人:徐毅 教授
讲座内容:
与单模光纤相比,支持大量空间模式并行传输的多模光纤是实现短距高通量光通信的重要媒介之一。在该报告中,我们基于传输矩阵和深度学习分别实现了多模光纤的光场调控技术,结合空间光整形技术,对环境参量敏感的多模光纤可以实现稳定的高通量信息传输。我们进一步将传输矩阵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中,提出了不需要监督和训练的深度实证神经网络概念,实现了高保真的信息传输。相关结果有望为多模光纤高通量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主讲人简介:
徐毅,广东工业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青年科技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和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在Nature Photonic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和Physical Review A/B/Applied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任中文核心期刊《光学学报》的青年编委。
讲 座 三:二维半导体光电性质及突触器件
讲 座 人:夏从新 教授
讲座内容:
二维半导体由于具有原子级尺寸、优异的光电性能,被期待在后摩尔时代光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深入探究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及铁电半导体的物理特性及内在调控规律,结合光电信息器件的功能需求,设计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多种光电信息原型器件,并进一步探索这类新型器件在下一代高速通信、智能传感、低功耗光电子集成等多功能光电信息领域的应用。
主讲人简介:
夏从新,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河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河南省先进半导体与功能器件集成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主要从事低维半导体与光电信息器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Adv. Mater.,Phys. Rev. B等国际权威SCI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荣获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入选爱思唯尔2020年物理类“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连续5年(2020年--2024年)入选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合作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兼任《国家科学进展》期刊青年编委等学术职务。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科技处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25年10月23日